今天是 2024年8月25日 星期日

圆藏大和尚讲解《佛教三字经》(一)

来源:开福禅寺 作者:admin 时间:2019-03-20 13:46 点击:




《三字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启蒙经典,《佛教三字经》也同样是佛教的入门书,以便于记诵的韵文形式向大众展示了佛法的要义和佛教的发展传播,圆藏大和尚在本期“福慧大讲堂”上,就向大众讲授了《佛教三字经》的上半部分——佛教之缘起。课堂笔记概要如下:

 

(一)法界生起

无始终,无内外,强立名,为法界。法界性,即法身。因不觉,号无明。空色现,情器分,三世间,从此生。迷则凡,悟则圣。真如体,须亲证。

 

讲解概要:宇宙的存在既没有起始,也没有终点,说大,宇宙是无边无际;说小,却又可以显现在一点微尘之中。佛教认为,存在的最高原理不能用有无、大小、内外等具有分别性的概念来界定,任何名词都不能确切地指述存在的原有相状和性质。但为了表述上的方便,仍可以给定一个名词法界。而这个“法界”,既不能看作是“有”,又不可视其为“无(空)”。若是“有”,却是一法不立,缘起性空,无一事一名可指称;若是“无(空)”,却又涵摄一切,彰现万法,佛教认为,法界的真性乃是同体一如,真妄平等的,而它对众生言,可称之为“法身”,也同样是凡圣不二,无有差别,为各界众生所固有,所以,万万不可偏于一端地去理解、认识。

 

(二)证道成佛

证者谁?释迦尊,大悲愿,示诞生。处王宫,求出离,夜逾城,人不知。入雪山,修苦行,六年间,习寂定。从定起,出山来,坐树下,心镜开。天龙喜,魔胆落,睹明星,成正觉。

 

讲解概要:悟道成佛必须靠自身的宗教实践去体验、亲证。佛教祖师释迦牟尼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他的一生可以说为信徒们作了最好的演示,佛释迦牟尼佛在此生(迦毗罗卫国王太子)之前巳经悟道证果了。为教化众生,给世人树立学佛的信心和了解求道解脱的途径,以大悲愿力,特从天国净土——兜率内院降世人间,经过入胎、住胎、出生、成长,然后学艺、出家、修行、证果,向世人示演一个常人皆能见能行的学道成佛的全过程。

 

(三)启教传道

启大教,说《华严》;刹尘海,现宝莲。愍凡愚,不能听,隐尊特,显劣应。说阿含,第二时。四谛法,接小机。证四果,出生灭。演方等,破法执。第四时,谈般若,二乘转,教菩萨。开显圆,法华会,学无学,得授记。《涅槃经》,最后说,显真常,扶戒律。五时教,如是说。亦融通,亦分别;化道圆,归真际。

 

讲解概要: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所谓“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说般若,法华涅槃共七年”,就是佛陀讲授这些教法的次序和大概时间,大概分为五个阶段。

 

佛陀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入定二七日,在定中为法身大士以上境界的菩萨讲授《华严经》,讲的完全是42级法身菩萨的境界,是明心见性后的修行、境界。出定后,看此世众生根基很浅,须从小乘教起。于是讲阿含经,是小乘经,用时12年。相当于世间的小学。内容是人天五戒十善。有了小乘的基础,继续提升讲方等,相当于中学,用时8年。是向大乘的过度。以定为主。有了前面20年的戒、定基础,智慧基本上开了。第三个阶段讲般若智慧,侧重于慧。相当于世间的大学。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用时22 年,智慧是世尊教学的核心、重点。第四个阶段就讲《法华经》,用时八年,相当于研究所,讲的是诸佛境界,明心见性后的境界、修行,与《华严经》无二。最后讲《涅磐经》,是世尊最后的遗嘱。告戒我们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以经典为师。

 

(四)结集三藏

双树间,吉祥逝。阇毗后,分舍利。阿育王,变古制,碎宝末,造浮图,役鬼神,遍阎浮。优填王,始造像,令后人,修供养,大迦叶,命阿难,结集经,石窟间。修多罗,是经藏;毗奈耶,是律藏;阿毗昙,是论藏。正法隆,外道丧。藏分三,部十二。遇有缘,作佛事。

 

讲解概要:佛陀一生云游布道,在他八十岁的时候染上小疾,他向弟子预言:“三个月之后将入涅槃”,并带领弟子继续前行,最后在拘尸那附近优婆伐檀那林两棵娑罗树中间安详地躺下做吉祥卧入灭。弟子们按佛陀的遗嘱将佛陀的遗体荼毗后,产生了大量舍利子,以摩羯陀国的阿阇王为首的八个国王,分别将佛陀的舍利请回,特建造舍利塔供奉,得令世人瞻仰膜拜,时时不忘佛陀的教法和功德。到了公元前三世纪时,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阿育王执政,统一了大半个印度。阿育王崇奉佛教,将佛教推到国教的地位。他以大量的财力资助佛教的发展,派出许多僧人到各地传布佛教,并打开了舍利塔,将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送往各地,同时兴建了同样数目的佛塔供奉舍利。

 

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印度还没有文字,佛陀一生的教法,都是由他直接口述,众弟子口口相传,靠背诵记忆流传。记忆是有误差的,口口相传也会发生差异,至于在理解上,各人难免要带上各自的思想,同样不可能是佛陀教旨的原版。佛陀在世时,弟子们凡遇到疑难、分歧,都可到佛陀处决疑,求得统一。佛陀涅槃后,僧伽内部各种意见的分歧越来越明显。为了统一佛法,防止佛陀的真实言教被窜改混淆,大弟子摩诃迦叶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主持召开了结集佛经会议,记诵佛陀生前教法,有五百余人与会,结集时由阿难背诵释迦生前所讲的佛法,优婆离背诵戒律,经众人共同审定,当场按经、律分类加以整理,这就是佛典的第一次结集,产生了佛经的最初的形式…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主办单位:开福禅寺 地址:中国·安徽·合肥市玉兰大道77号
开福禅寺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11013533号-1